細胞死亡機制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通常,細胞死亡(細胞凋亡、自噬、壞死)的檢測需要間接的熒光標記配合不同檢測方法。然而,這些方法無法實時監(jiān)測細胞死亡過程中的內部狀況,也無法同時鑒定毒性物質和細胞死亡過程。因此間接標記越來越難以滿足細胞死亡過程實時監(jiān)測的需求。
量子點(quantum dot,QDs)是一種具有優(yōu)越的熒光特性的半導體納米晶體,在細胞和組織的熒光標記方面有著出色的表現(xiàn),也可以應用于細胞死亡的表征。近日,法國科學家借助Nanolive無標記活細胞成像系統(tǒng)在Scientific Reports雜志上發(fā)表了有關碲化鎘量子點(CdTe-QDs)表征細胞死亡機制的文獻。
研究人員使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成纖維細胞樣滑膜細胞作為研究對象。首先,使用CdTe-QDs對滑膜細胞進行處理,并使用數(shù)字全息顯微鏡、Annexin V染色、MDC染色、碘化丙啶染色等方法對細胞死亡進行表征。結果顯示CdTe-QDs對滑膜細胞具有毒性作用,可以誘導細胞死亡。
接下來,研究人員使用熒光顯微鏡和共聚焦顯微鏡觀察CdTe-QDs的熒光成像,并定性和定量分析細胞死亡的特點。結果顯示,與陰性對照相比,滑膜細胞內CdTe-QDs熒光信號明顯增多。同時,研究人員使用Nanolive無標記活細胞成像系統(tǒng)對CdTe-QDs處理的滑膜細胞斷層掃描3D成像并量化分析,結果顯示,經(jīng)過CdTe-QDs作用的滑膜細胞,其細胞核體積減少近一半,細胞內凋亡小體出現(xiàn)。說明細胞處于死亡的過程中。上述結果表明了CdTe-QDs成像可以用于細胞死亡的表征。
綜上所述,利用Nanolive 全息無標記無損傷檢測技術確定了 CdTe-QDs能夠直接用于可視化的細胞死亡的誘導和特征研究,避免了傳統(tǒng)標記法對細胞的毒性影響,這種方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包括動物模型的應用、監(jiān)測與細胞相關的動力學變化、通過研究必需金屬的穩(wěn)態(tài)失衡來研究其他類型細胞的死亡過程等。
★關于Nanolive無標記活細胞成像(3D Cell Explorer)系統(tǒng)★
3D Cell Explorer系列是一款無標記的非侵入式3D成像系統(tǒng),與現(xiàn)有的任何技術并不沖突。可以揭示細胞最真實的現(xiàn)象和最本質的變化,幫助科研工作者從全新的角度去探索,有助于細胞生命活動領域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結合傳統(tǒng)的實驗手段進行深入的研究,包括共聚焦、電鏡、原子力、核磁、質譜等。
普瑞麥迪公司自2017年引進該系統(tǒng)以來,一直積極于中國北方區(qū)市場的推廣,目前3D Cell Explorer已經(jīng)在中國市場有了一定的份額, 相信未來的市場前景一定非常廣闊。
產(chǎn)品特點:
﹡非侵入式或無需染色標記;
﹡實時監(jiān)測細胞特性可達24小時至數(shù)周;
﹡7通道任意的數(shù)字染色;
﹡納米級分辨率;
﹡2秒鐘快速3D全息成像;
﹡無標記IHC,IF組織學與細胞學研究;
﹡整合3通道熒光, 同時10通道細胞信息分析(3熒光+7數(shù)字染色=10);
產(chǎn)品無損傷研究應用:
﹡微生物侵染細胞觀察與分析;
﹡線粒體實時監(jiān)測
﹡藥物作用機理與細胞周期分析;
﹡酵母細胞分裂研究;
﹡3D細胞培養(yǎng);
﹡細胞自噬研究;
﹡納米材料開發(fā)研究;
﹡亞細胞器定位觀察;
﹡GFP或RFP轉染分析;
﹡細胞相互作用研究;
﹡植物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