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杜氏肌營養(yǎng)不良癥致病基因DMD及其動物模型的介紹

杜氏肌營養(yǎng)不良癥致病基因DMD及其動物模型的介紹

瀏覽次數:131 發(fā)布日期:2021-3-17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想獲得國自然選題思路,提高國自然基金申請命中率?想調整研究方向,獲得學術研究突破口?有機會發(fā)高分文章?你需要了解學科發(fā)展態(tài)勢和未來走向!賽業(yè)生物專欄《Gene of the Week》每周會根據熱點研究領域介紹一個基因,詳細為您介紹基因基本信息、研究概況和應用背景等,助您保持學術研究敏銳度,提高科學研究效率,期待您的持續(xù)關注哦。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是杜氏肌營養(yǎng)不良癥致病基因DMD。

基因基本信息


DMD 基因研究概況
杜氏肌營養(yǎng)不良癥(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是最常見的單基因遺傳性疾病之一,該疾病發(fā)現于19世紀,也是如今大熱的基因治療領域中最受關注的疾病之一。這是由于該疾病的致病基因十分明確,有且只有一個,就是dystrophin,中文名既可以是肌營養(yǎng)不良蛋白,又可以叫做抗肌萎縮蛋白。該基因在保證人類正常肌肉結構和功能中是不可或缺的。

DMD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造成的疾病屬于X染色體連鎖疾病。杜氏肌營養(yǎng)不良會引起骨骼肌衰弱,并最終造成心肌衰弱,導致死亡,患者在呼吸機和重度護理的輔助下最多能活到30多歲。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認知障礙和腸道問題。此外DMD還有一種弱化版的形式,叫做貝克爾肌營養(yǎng)不良癥(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MD),雖然也是DMD基因的突變,但由于突變位點的不同,仍能產生少量具備功能的蛋白。DMD是一個超大基因,長度超過2.2M bp。巨大的長度也導致了該基因潛在發(fā)生突變位點的數量大大增加。
 

圖1. DMD蛋白結構和位置。圖中顯示人類的DMD蛋白的基本結構及在細胞膜附近的定位,NT表示氨基末端,CT表示羧基末端,CR表示亮氨酸重復區(qū)域,豎向橄欖狀區(qū)域表示24個血影蛋白重復區(qū)域(spectrin-like repeats, SLR),此外還有4個標注為H1-H4的鉸鏈結構。Dystrophy在N端和中間區(qū)域各有一個Actin結合域,1-3號SLR能與細胞膜結合;16-17號SLR則可以結合nNOS;20-23號SLR可以與微管相互作用;H4和CR則能結合β亞基營養(yǎng)不良聚糖(β-subunit of dystroglycan, βDG);最后的CT則能同時與互養(yǎng)蛋白及小肌營養(yǎng)蛋白結合。信息來源:10.1242/dmm.018424.

雖然完整的Dystrophy蛋白早就被證明了具有在動物模型中治療DMD的作用,但由于DMD的全長cDNA本身已經接近14kb,無法裝載到常用的病毒載體中,從而造成其在臨床上的應用非常困難。臨床發(fā)現BMD中截短了的Dystrophy仍然具有大部分全長Dystrophy的功能,這提示了要緩解DMD,可能并非需要執(zhí)著于全長蛋白。因此,6kb片段的mini Dystrophy和3.6kb的micro Dystrophy被相繼開發(fā)出來,用于DMD的治療,雖然功能肯定不及完整的蛋白,但其效果仍然是喜人的。

 


圖2. 治療性DMD的探索。
信息來源:10.1016/j.ymthe.2017.02.019.


前文已經對DMD蛋白進行過描述,圖3A所示為DMD的mRNA結構,其中ABD表示Actin結合域編碼區(qū)。在該基因上可能發(fā)生刪除、重復、插入以及各種點突變。如果發(fā)生移碼突變或者無義突變,就發(fā)展為DMD,如果沒有移碼突變,則大概率發(fā)展為癥狀較輕的BMD。人們可以通過反義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SO)使得蛋白表達時跳過部分突變的外顯子(寧可丟失部分結構,也要杜絕移碼突變)或者直接用病毒裝載Micro-或者Mini-DMD進行治療。

圖3B展示的則是DMD相關模型的突變位點,其中mdx小鼠于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發(fā)了出來,該小鼠的23號外顯子上的C突變成了T,產生了無義突變,導致蛋白結構損失大半,但這種小鼠的癥狀卻并沒有達到預期,壽命也僅僅比野生型小鼠縮短1/4。因此,人們也嘗試了對很多其他位點進行突變造模,有在外顯子上的,也有在內含子上的,都獲得了一定的表型。但總體而言,小鼠受DMD突變的影響要小于人類。
 


圖3. DMD的基因治療和Dystrophy的相關模型
信息來源:10.1242/dmm.018424。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基因治療在治療遺傳性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以基因組學或蛋白組學的方式找到致病基因,再結合細胞水平或動物水平驗證,用這種模式產出的高質量文章層出不窮。

賽業(yè)生物過去十年來,已為數百課題組提供了數百種用以驗證基因治療療法的基因編輯模式動物和病毒包裝服務。截至2020年底,賽業(yè)產品和服務引用文獻總數達到4750篇,IF合計達20854,文獻被引用次數累計25043次,其中不乏Nature、Cell、Science等頂級期刊。


賽業(yè)生物以助力基因治療的臨床轉化為目標,深耕基因治療研究領域,可為您提供用于實驗驗證的基因編輯動物模型和病毒包裝服務,助您發(fā)表建設性高分文章,為基因治療研究及臨床轉化添磚加瓦。如有需要,歡迎聯系我們咨詢。

推薦文獻:
1. McGreevy JW, Hakim CH, McIntosh MA, Duan D. Animal models of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from basic mechanisms to gene therapy. Dis Model Mech. 2015 Mar;8(3):195-213. doi: 10.1242/dmm.018424.

PMID: 25740330; PMCID: PMC4348559.

2. Chamberlain JR, Chamberlain JS. Progress toward Gene Therapy for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Mol Ther. 2017 May 3;25(5):1125-1131. doi: 10.1016/j.ymthe.2017.02.019. Epub 2017 Apr 15.

PMID: 28416280; PMCID: PMC5417844.

來源:賽業(yè)(蘇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400-680-8038
E-mail:info@cyagen.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4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