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shù)文章 > 椎間盤退變器官培養(yǎng)模型中線粒體ROS誘導的程序性NP細胞死亡

椎間盤退變器官培養(yǎng)模型中線粒體ROS誘導的程序性NP細胞死亡

瀏覽次數(shù):386 發(fā)布日期:2023-11-8  來源:Naturethink
退行性椎間盤疾。―DD)是一種慢性脊柱疾病,其特征是椎間盤(IVD)結(jié)構(gòu)退變、蛋白水解活性增加、髓核(NP)細胞死亡和促炎細胞因子釋放。非生理性機械應力(MS)被認為是發(fā)生腰椎DDD的重要危險因素。過度的MS會導致細胞死亡和細胞外基質(zhì)(ECM)降解,從而導致IVD的顯著結(jié)構(gòu)變化。壞死性凋亡和細胞凋亡是與腰椎DDD有關(guān)的兩種主要程序性細胞死亡類型。盡管研究證據(jù)越來越多,但MS誘導的DDD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MS誘導的線粒體活性氧(ROS)生成具有多種復雜機制,包括細胞內(nèi)Ca2+ 超載和細胞骨架應變。一些研究強調(diào)了線粒體ROS在NP細胞機械損傷中的重要性。過量的ROS生成通過對蛋白質(zhì)、核酸、脂質(zhì)和細胞器造成損害來激活多種細胞凋亡途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強調(diào)了線粒體ROS在NP細胞程序性死亡中的關(guān)鍵作用,為腰椎DDD的進展提供了重要的新見解。

一些研究表明,高強度負荷是導致DDD的一個重要因素;谶@一發(fā)現(xiàn),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yī)院骨科、附屬第一醫(yī)院脊柱外科,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運動醫(yī)學科學科以及北京市創(chuàng)傷骨科研究所的一項聯(lián)合研究曾成功建立了椎間盤退變器官培養(yǎng)模型,目的是研究MS后程序性細胞死亡,ECM變性和線粒體ROS產(chǎn)生的發(fā)生。更重要的是,通過測量細胞反應來評估MS、線粒體ROS、程序性細胞死亡和ECM變性的相關(guān)性,以幫助闡明DDD的分子病理生理學。相關(guān)內(nèi)容發(fā)表在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期刊題為“Programmed NP Cell Death Induced by Mitochondrial ROS in a One-Strike Loading Disc Degeneration Organ Culture Model”。


首先,實驗先檢測MS(40%應變,1-7天)后不同時間點NP細胞中的ROS產(chǎn)生。數(shù)據(jù)顯示,MS顯著增加了ROS陽性細胞比例,并在前12小時內(nèi)保持在穩(wěn)定的高水平,之后,ROS陽性細胞的比例急劇下降,并在48小時達到低水平,而生理負荷培養(yǎng)組ROS陽性細胞比例保持穩(wěn)定。線粒體電子傳遞抑制劑魚藤酮顯著降低了MS后ROS陽性細胞的比例(~78%),線粒體ROS清除劑MitoQ也顯著降低了ROS陽性細胞的比例(~73%)。

然后,采用JC-1染色用于監(jiān)測MS后NP組織中的線粒體膜電位,觀察到MS組NP細胞線粒體膜電位顯著降低,MitoQ預處理可部分減弱此效應。這些結(jié)果表明,MS能夠直接誘導線粒體功能障礙。此外,計算GSSG/總谷胱甘肽比值以進一步評估NP組織中的ROS水平,觀察到MS處理提高了GSSG/總谷胱甘肽比值,MitoQ預處理減弱了此效應,而且MitoQ顯著抑制了MS引起的過氧化氫酶(CAT)的mRNA表達。這些結(jié)果表明,時間依賴性ROS積累主要來源于MS后的線粒體。

接下來,為了探索MS后NP細胞死亡機制,實驗培養(yǎng)了IVD,并隨后分析了不同時間點的細胞活力。MS在IVD中的應用導致NP細胞活力的顯著時間依賴性降低(圖1 a、b),一小部分NP細胞在MS后立即死亡,超過70%的NP細胞死亡發(fā)生在MS后12至48小時內(nèi)。因此,MS后細胞死亡的程度和機制隨時間而變化。MS處理12小時后NP細胞活力的急劇下降表明,除了由MS直接引起的壞死外,程序性細胞死亡也被激活。因此,IVDs用Z-VAD-FMK、Nec-1或MitoQ預處理2小時,然后進行MS,細胞活力分析表明,與MS組相比,抑制劑預處理顯著減輕了NP細胞的死亡(圖1 c)。

圖1    MS誘導的NP細胞死亡的時間過程。
 
進一步地,實驗研究了細胞凋亡指示基因(CASPASE3、BCL2和BAX)和壞死性凋亡指示基因(RIP1、RIP3和MLKL)的相對變化。MS后12小時,細胞凋亡和壞死性凋亡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顯著升高,MitoQ預處理緩解了部分變化(CASPASE3、RIP1、RIP3和MLKL)。免疫熒光染色結(jié)果顯示,在MS后12小時,細胞凋亡和壞死性凋亡(MLKL)基因水平顯著增加,MitoQ預處理顯著抑制程序性細胞死亡相關(guān)標志物MLKL、CASPASE3和BAX的表達,提高BCL2的表達。此外,TUNEL染色表明MitoQ顯著逆轉(zhuǎn)了MS引起的NP細胞凋亡。

為了確定MS是否對NP細胞程序性死亡有長期影響,在7天持續(xù)的MS組中測量了細胞凋亡和壞死性凋亡基因和蛋白質(zhì)的mRNA/蛋白質(zhì)水平。結(jié)果表明,這些標志物的水平在7天MS組和7天CON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凋亡水平同樣無顯著差異。

此外,還對NP組織進行了代謝分析。與CON組(0.02-0.2 MPa;0.2 Hz;1 hour/day)相比,MS組在MS后12小時表現(xiàn)出上調(diào)的分解代謝基因(MMP1、MMP3和ADAMTS5)表達水平和下調(diào)的膠原II型α1(COL2A1)表達水平,MitoQ預處理可部分緩解MS誘導的代謝失調(diào)。為了進一步研究代謝失調(diào)的程度,使用DMMB方法分析了累積糖胺多糖(GAG)釋放,MS在第7天顯著增加了累積GAG的釋放量,MitoQ 預處理部分防止了 GAG 的丟失。

最后,觀察了IVDs的動態(tài)壓縮剛度和形態(tài)。在MS后的第一天,CON、MS和MitoQ + MS組的動態(tài)壓縮剛度變化沒有顯著差異(圖2 c)。與CON組相比,MS組IVDs在第7天表現(xiàn)出顯著較低的剛度,但這種差異被MitoQ減弱(圖2 d)。這些結(jié)果表明,MS部分通過線粒體ROS降低了IVD的硬度。然后,通過Safranin O/Fast Green和蘇木精染色評估IVDs的形態(tài)。MS應用7天后,MS組的退行性變評分明顯高于CON組。此外,MS應用后第4天和第7天之間的退化評分沒有顯著差異。在MitoQ預處理的IVDs中,退行性變評分顯著降低(圖2 e、f)。

圖2    線粒體ROS參與MS誘導的IVD動態(tài)壓縮剛度降低和形態(tài)退行性改變。
 
總之,該研究的數(shù)據(jù)表明,在MS后的早期時間點,ROS誘導程序性NP細胞死亡和ECM降解,這些累積的ROS主要來自線粒體。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在MS后立即使用線粒體靶向的抗氧化劑可能是預防DDD發(fā)病或進展的有希望的方法。研究結(jié)果也為DDD的病理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

參考文獻:Li BL, Liu X, Gao M, Zhang F, Chen X, He Z, Wang J, Tian W, Chen D, Zhou Z, Liu S. Programmed NP Cell Death Induced by Mitochondrial ROS in a One-Strike Loading Disc Degeneration Organ Culture Model. Oxid Med Cell Longev. 2021 Aug 31;2021:5608133. doi: 10.1155/2021/5608133. PMID: 34512867; PMCID: PMC8426058.
原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512867/

小編旨在分享、學習、交流生物科學等領(lǐng)域的研究進展。如有侵權(quán)或引文不當請聯(lián)系小編修正。如有任何的想法以及建議,歡迎聯(lián)系小編。感謝各位的瀏覽以及關(guān)注!
微信搜索公眾號“Naturethink”,了解更多細胞體外仿生培養(yǎng)技術(shù)及應用。

點擊了解
細胞流體剪切力|細胞共培養(yǎng)|壓力培養(yǎng)|牽張應變|血管培養(yǎng)|平行平板流動腔|系統(tǒng)|上海泉眾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拉應力|細胞拉伸加載儀|細胞牽張拉伸力|細胞牽張應變|牽張應變細胞培養(yǎng)儀
來源:上海泉眾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021-59945088
E-mail:info@naturethink.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4 生物器材網(wǎng)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